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
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点击页面底部“立即查看”
更多试卷易对试卷答案核对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答案易对”关注!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 的资源验证如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修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自《史记》《汉书》以后,断代纪传体史书越来越流行,也逐渐确立了其作为“正史”的地位。我们通常所谓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等“正史”,无一例外都是纪传体,而且除了《史记》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断代史。但在纪传体之外,编年体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体裁,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编年体史书可以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难以与纪传体正史争锋。直到北宋时期《资治通鉴》才重新举起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这两面大旗。不得不说,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并峙成为两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资治通鉴》功不可没。
若要明白《资治通鉴》的历史观,那么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而编撰此书,是不可不知的。知道了撰写此书的目的,则此书的基本观念就可得其要领了。如上所述,司马光之所以编撰《资治通鉴》,最核心、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帝王阅读,给帝王提供一个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从而起到“以史为鉴”的效果,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里的“帝王师”。这样看来,《资治通鉴》最为根本的历史观,还是秉持了中国史学的悠久传统,把历史当成是前代善恶行迹的汇总,后人可从中找到各种成败善恶的范例,并且阅读之,领会之,运用之,从而学习古人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实用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所以《资治通鉴》一书特重政治之变迁、制度之沿革、礼乐之兴废,因为这些内容最能体现历代之兴亡成败,也最易成为善恶的典型。
如果我们往更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资治通鉴》蕴含着司马光等史学家更为理想化的一种历史观。《资治通鉴》编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虽说是为了上接《左传》,但并没有和《左传》完全接续起来。那么,司马光为何要以三家分晋作为此书的起点呢?他自己就有很清楚的说明:
答案:
1.D(A顶“以电记M汉书为代表的断代纪传体史书”错误,由原文“除了《史记》之外他正史都是断代史”可知,《史记不是断代史B项“逐渐消沉干秦汉时期错误,原文是“但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C“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双峰并峙的局而”错误,原文是“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传体峙成为两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资治通鉴》功不可没“,
2.“没有历史价值”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那么这些知识不妨略知一二”说明是有价值的
3.B(由“使”构成的因果关系倒,原文是“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眼中的帝王师)
以上就是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 的部分试卷内容,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点击“立即查看”更多答案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答案易对”
在答案易对网内,和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的相关文档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具体了解。以上是对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相关介绍,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可以收藏。欢迎随时查看。
我们整理汇总了更多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答案 语文相关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