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
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点击页面底部“立即查看”
更多试卷易对试卷答案核对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答案易对”关注!
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 的资源验证如下:
美育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问题郑重提出,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进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责任意识。也就是说,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因此,孤立地谈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抛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涵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首先,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学乐器、学绘画、学舞蹈等,目的是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从升学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导致兴趣班缺少兴趣,艺术教学只有技巧没有艺术,学习过程仅有功利而失去了美感。其次,现代消费社会讲求消费体验,追求感官的瞬时刺激,针对文化消费市场的文化生产,受资本逻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忽视甚至有意逃避美育的社会责任和功能,迎合庸俗趣味的大量文化产品充斥市场,加之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使我们的日常文化消费脱离了美育的正常轨道,与民族文化趣味涵育和文化精神培养这些美育目标相悖离。
答案:
1.A(B项,扩大时间范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C项,曲解文意。应将“文化缺失”改为“轻视文化传承”。D项,于文无据。文中未提及有关部门如何对待美育。)
2.D(文中未运用对比论证。)
3.D(以偏概全。原文是“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标之一”,“之一”不是全部。)
以上就是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 的部分试卷内容,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点击“立即查看”更多答案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答案易对”
在答案易对网内,和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的相关文档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具体了解。以上是对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相关介绍,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可以收藏。欢迎随时查看。
我们整理汇总了更多2020年全国高考冲刺压轴卷(六)答案 语文相关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