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辽宁省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三)历史答案,目前答案易对网已经整理了2022年辽宁省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三)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联考试卷请关注本网站。
17.示例论题: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存在鲜明的文化差异。(2分)阐述: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和自然经济中,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反映出农业社会一年四季的生活规律,与农业有关的天文、历法又直接影响了节日的发展和演变。而西方主要传统节日圣诞节、耶稣受难日的起源与文化习俗,都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基础上的。中国传统节日从性质到形式,都是为儒家伦理学说支撑的家族制度而服务的,所以春节、中秋等节日都有一些“祭祖”“团圆”“孝亲”等伦理道德元素和俗规礼节,因而中国人感情表达方面比较保守、细腻且含蓄。西方的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其目的在于缅怀上帝、求其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西方的传统节日更多地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9分)总结: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独具格的鲜明特色、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2分)
D项中“国热悄【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充满阴森恐怖的感觉”“把反面人物的嘴脸放大凸显出来”“在苦难平15.里的挣扎”等,可以判定《总统先生》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作品不能体现追求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排除A项;注重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是浪漫主义文共)E者答常第2页(共4页)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排除B项;“体现了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不符合材料所述作品的特征,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