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文献中的化学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试题解析】“薪柴之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铵盐呈酸性,二者反应会生成氨气,混合施用会减小肥效,A项错误;“以灰淋汁”即从草木灰中分离出碳酸钾,涉及的操作为溶解、过滤,B项错误;“取碱”的过程可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属于盐类,C项错误;碳酸钾溶液呈硫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所以“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
作者:网络 来源: 2022-04-15 16:59:16 阅读:次
1.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文献中的化学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试题解析】“薪柴之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
1.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文献中的化学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试题解析】“薪柴之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铵盐呈酸性,二者反应会生成氨气,混合施用会减小肥效,A项错误;“以灰淋汁”即从草木灰中分离出碳酸钾,涉及的操作为溶解、过滤,B项错误;“取碱”的过程可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属于盐类,C项错误;碳酸钾溶液呈硫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所以“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