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C【解析】据材料,汉朝选官以教育身份为基础和“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出身”等信息体现出官僚政治的特色,故答案为C项。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仅据材料无法得出B、D两项结论,排除。
3.B【解析】据材料,吐鲁番阿斯塔那363号墓发现《论语郑氏注》残片,且题记为唐朝时期当地的名年十二岁的学生所写,说明当时西域地区已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陆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排除A项;C项“主流”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结论不足以从张写本残片中得
作者:网络 来源: 2022-05-24 16:48:52 阅读:次
2.C【解析】据材料,汉朝选官以教育身份为基础和“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出身”等信息体现出官僚政治的特色,故答案为C项。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
2.C【解析】据材料,汉朝选官以教育身份为基础和“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出身”等信息体现出官僚政治的特色,故答案为C项。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仅据材料无法得出B、D两项结论,排除。
3.B【解析】据材料,吐鲁番阿斯塔那363号墓发现《论语郑氏注》残片,且题记为唐朝时期当地的名年十二岁的学生所写,说明当时西域地区已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陆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排除A项;C项“主流”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结论不足以从张写本残片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