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第一中学月考(十)2022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昆明第一中学月考(十)2022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6.C根据材料中“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利之所在,人无不化”可知,苏轼强调导致诗词歌赋地位的变化,读书风气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追功逐利,C项正确。根据材料“诗赋几至于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可知,苏轼强调的是人们的功利性导致了诗歌地位的下降,而不是科举制,A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宋朝的风俗习惯,B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对宋朝读书风尚的影响,D项排除。故选C项。
30.C图片显示抗战时期军人和游击队涂掉敌人的反动标语,画上“反对鬼子抓壮丁”的大型漫画。这幅漫画对于揭露敌人阴谋、瓦解敌军、鼓舞人民的斗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故C项正确;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作战此时已经停止,排除A项;漫画只能起到瓦解敌军的斗志,并不能消灭日本侵华的野心,排除B项;此时百团大战早已结束,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