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四)4历史试题答案,目前答案易对网已经整理了2022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四)4历史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联考试卷请关注本网站。
18.(1)对应阶段:1601年《济贫法》:工场手工业时期;1834年新《济贫法》:资本主义大工厂制时期(或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都可以)。(2分)比较:相同点:都对穷人进行某种救济。(2分)不同点:旧的《济贫法》体现君主恩赐,具有强制劳动的特点,政府承担更多责任;新的《济贫法》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服务于自由市场。(4分)(2)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贫富分化严重;人口增多;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社会学者的推动;旧的《济贫法》弊端重重;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6分,任答三点即可)(3)社会救济能够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对居民收入的调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分)
19.[示例]理解: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美国的总统,上任伊始,面临的是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下不断衰退的经济局势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与日俱增的怀疑。为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他实行“新政”,果断停止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取凯恩斯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最终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机遇。(2分)15~16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满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求,西方出现了重商主义思潮,这一经济思想的实施,使西方迅速积累起大量资本,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基础。(2分)18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商主义已经不利于经济的自由发展。在此情况下,亚当·斯密提倡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顺应了社会的需求,最终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形成。(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大量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的扩大,要求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理,而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也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失灵。国家干预机制逐渐形成,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就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2分)20世纪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大量问题,最终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这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的失灵,于是要求减少干预的货币主义成为新的经济政策。(2分)上述史实表明,经济政策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正如罗斯福所说:“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昨日的答案不适用于今日的问题—正如今天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就在于能够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生产力不断地发展。(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