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
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点击页面底部“立即查看”
更多衡水金卷先享题试卷答案核对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答案易对”关注!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资源验证如下:
1.B【命题视角】本试题通过孔子与孟子周游列国的不同境遇,考查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解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相较于春秋时期,士人的政治地位有了明显提高,诸侯对士人的重视是出于改革图治的政治需要,故B项正确;A项说法明显与材料信息无关;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2.C【命题视角】本题考查汉朝“大一统”思想,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分析】根据董仲舒“强调王者爱及四夷”,司马迁“宣扬各民族同源共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思想在当时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故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对材料意思的误解;D项从材料中得不出。
3.B【命题视角】本试题通过陆九渊的言论,考查学生对心学知识的理解。
【解题分析】由材料“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可知,圣贤对“理”的认识不尽相同,但“理”的精神是永恒的,故B项正确;心学讲求内心反省,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是陆九渊强调的内容,排除。
以上就是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的部分答案内容,需要核对本张试卷答案请点击“立即查看”更多答案请微信公众号搜索“答案易对”
在答案易对网内,和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关于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的相关文档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具体了解。以上是对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相关介绍,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可以收藏。欢迎随时查看。
我们整理汇总了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答案 第16单元【20·G3DY·历史-R-必考-QG】相关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