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

作者:网络 来源: 2021-01-08 05:55:20  阅读:

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衡中同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0.D【解析】“陛下他日有嫡嗣”句意完整,是说“陛下今

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衡中同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图片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图片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图片

10.D【解析】“陛下他日有嫡嗣”句意完整,是说“陛下今后有了嫡子”,不能从中断开;“于理无嫌/于义为顺”“弭觊觎之心/属天下之望”均为对称句式,是承上陈述“异其恩礼/复令归邸”的合理合法性以及意义和作用的。11.D【解析】“有司指地方的各级官吏”不正确,地方、朝廷有关主管部门的官吏均可称为“有司”。12.C【解析】“奸邪小人未能摒弃”不对,据原文“陛下渊默临朝,使阴邪未尽屏也”,可见只是未能全部摒弃。13.(1)对应到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臣子凌越君主,妻子驾驭丈夫,四方少数民族侵犯中原。(“陵”“乘”“夷”各1分,句意2分)(2)吴及说:“(讨论问题)应以道理为先,哪能看(官位)的高低?”最终也不因(官职卑微)而屈服。(“义理”“安”“诎”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吴及字几道,是通州静海人。吴及十七岁时考中进士,开始为官,任侯官县尉。闽地习俗,有很多毒死自己来诬陷仇家的现象,官府不能分辨,吴及(将疑难案件)全部审议并予驳正,前后救活五十三人。提点刑狱将其做法推广到全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朝廷征召吴及为大理寺检法官,调任审刑院详议,多次升迁,担任太常博士。这时,仁宗年事已高,没有儿子,吴及于是上书谈到继位者一事,说:“陛下君临四海,肩负国家重任,但储君未曾确立,天下无所归心,臣民的忧虑,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我认为陛下应该自己做出决断,选择宗室之子立为太子,使朝野之人仰慕企望,说道:宫中已有太子了。’陛下将来有了嫡子,就可改变对宗室之子的礼遇,并让他再回到王邸,(这样做)既合乎道理,又不违背情谊,消除非分的企图,满足世人的期望,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啊。”吴及又上书议论政事,说:“国家仓库空虚,朝廷内外物资缺乏,弊端在于官员众多、士兵繁冗。请求淘汰多余的兵士,精简闲散的官吏,如此方可解除百姓疾苦。”于是分条陈述十多件事情,大多得以施行。第二年,接连三天出现日食,吴及说:“日食,是阴气侵犯阳气,上天因此示警。对应到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臣子凌越君主,妻子驾驭丈夫,四方少数民族侵犯中原。现今大臣处理政事,并未苟且偷安,(由此看来)不是所谓的臣子凌越君主,过错在于陛下临御朝廷深沉静默,未能罢黜全部阴险邪恶之人。外中没有依恃权势专横跋扈之家,(由此看来)不是所谓的妻子驾驭丈夫,过错在于(皇帝)身边的宠臣,骄横放纵没有节制。边境上没有忧患,(由此看来)不是外族侵犯我国,过错在于将帅才不称职,被敌人轻视。”于是上言孙沔在并州苛刻暴虐做不合法度的事,宴饮无度;庞籍从前在并州,轻举妄动,缺少计谋,擅自兴建堡垒,屈野(地名)之败(“衄”音n,挫败之意),是国家的奇耻大辱。孙沔由此获罪被罢职。过了一段时间,吴及升任右司谏。在任多年,吴及以刚正著称,遇事无论小大,都会直言进谏。吴及出京任桂州知州,去世,(朝廷)录用他的弟弟吴齐为太庙斋。吴及为官有操守,当初任检法官,三司请求(朝廷)加重刑法,将私铸铁钱者处死。下达相关官员讨论,吴及争论坚持不同意,主管官员发怒道:“为天下立法,应当听从一个检法官吗?”吴及说:“(讨论问题)应以道理为先,哪里能看(官位)的高低?”最终也不因(官职卑微)而屈服。

本文关键词: 衡中同卷答案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联系本网立即做出处理,谢谢。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三 > 炎德英才大联考 > 《衡中同卷高二四调历史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炎德大联考长沙

    炎德大联考长沙

  • 衡中同卷202020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案

    衡中同卷202020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案

  • 衡中同卷2020–2050高二年级四调答案生物

    衡中同卷2020–2050高二年级四调答案生物

  • 衡中同卷2020-2021数学

    衡中同卷2020-2021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