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全国卷三文数,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全国卷三文数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衡水金卷信息卷请关注本网站。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D11.C(大理寺的最高长官是“大理寺卿”。“大理寺主簿”只是主管文书办理事务的属官。)12.A(薛季宜没有师从程颐学习,是袁溉向程颐学习,袁溉又把自己的学问都交给了薛季宜。)13.(1)他跟随薛四处做官,等到见到渡过长江的众位元老时,他听到了中兴国家、治理地方的谋略。(大意3分,“宦游”翻译作“到各地做官”、“四处做官”1分,“经理”翻译作“治理”1分。)(2)君主替国家考虑,只怕士人不好名,如果人人都爱好名声敬畏道义,有什么风尚不能树立呢?(大意3分,“诚”翻译作“如果”1分,“乡”翻译作“风尚”1分)【参考译文】薛季宣,字士龙,是永嘉人。是起居舍人薛徽言的儿子。薛徽言去世时,季宣刚六岁,他的伯父敷文阁待制薛收养了他。他跟随薛弼四处做官,等到见到渡过长江(靖康之乱后撤退到江南)的众位元老时,他听到了中兴国家治理地方的谋略。喜欢与服役的老军官、退伍的士兵谈话,非常详细地了解了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带兵打仗的事。十七岁时,开始被荆南帅征召,草拟撰写决策文书,得以侍奉袁溉。袁溉曾经跟随程颐求学,将自己的所学全部教给季宣。季宣已得到他的传授,对于古代分封、井田、乡遂、司马法等制度,无不进行研究和讨论,他的想法都可以在当时施行。金兵还没有南侵的时候,武昌令刘铸镇守鄂渚。季宣告诉刘铸,武昌的形势与淮州、蔡州相当,但兵少势弱,应该早作防备,刘铸不听。等到两军开战后,他渐渐向季宣询求谋略。这时江、淮一带的官员听说金兵将到,都预先遣散了奴仆,把马系在院中随时准备逃跑。只有季宣留在家中,与百姓约定:“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我与你们一道去死。”百姓听了,也都振作起来。县里盗贼猖獗,季宣十分担忧这事,恰逢朝廷颁布了伍民令,于是施行保伍法,五家成立一保,二保成立一甲,六甲成立一队,依据地理形势方便的情况合为一总,不以乡的区域为限,每一总设立总首、副总首领导他们。做官的人家读书人家、有钱人家都纷纷参加了保甲组织,官府免除他们的赋税,让他们提供钱财,让他们提供钱财给总首发挥一些用处。坚守的计划定下以后,最终敌兵退兵,人心也就不再动摇。枢密使王炎向朝廷推荐了季宣,朝廷下诏任命他担任大理寺主薄。长江、太湖一带发生大旱,逃荒的百姓北渡长江,边界官吏又上奏说淮北百姓有很多前来投奔的,宰相虞允文奏请派遣季宣到淮西,将他们召集起来充实边防。李宣替他们标划已废置的田地,察看平原和湿地,恢复了合肥的三十六处堤岸,在黄州旧治东北方向建立了二十二个村庄,按家庭分给房屋,按人口数量分给田地,分等次分发耕牛及各种农具和粮种,由官府给每户提供粮食,直到秋天为止。一共安置了六百八十五户人家,分处在合肥、黄州之间,连同归来的原住边民,官府都给他们赈济帮助兴家立业。季宣对孝宗说:“近来有人以‘爱好名声为由弃用士大夫,爱好名声只是臣子做学问的负累罢了。君主替国家考虑,只怕士人不好名,如果人人都爱好名声敬畏道义,有什么风尚不能树立呢?”皇帝称赞季宣的观点正,对季宣相见恨晚,于是为他加官两级,授予大理正。从此,凡是季宣的上奏请求议论荐言皇帝都回复可行。因为虞允文讳言过失,季宣不高兴。过了七天,离京外任湖州知府。后又改任常州知州,还未赴任,就去世了,年仅40岁。季宣对《诗经》、《尚书》、《春秋》、《中庸》、《大学》、《论语》的义理都有研究、解释。他杂著文集命名为《浪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