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金卷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地理(二)
衡水金卷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地理(二)已经更新完毕,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衡水金卷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地理(二)的各科答案和试卷,下面将围绕衡水金卷摸底卷进行更多介绍。 13.A【解析】水循环中下渗和蒸发(植物蒸腾)环节是水平衡支出环节,故B、D排除;扎龙湿地是闭流浅地,纬度高(有季节性冻土分布),另外该区春季干早风大,夏季炎热,沼泽广布,所以蒸发强烈,下渗弱,故蒸发是其水循环支出的主要环节。C排除,选A14.A【解析】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是湿地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湿地。在湿地的3个主要特性(水文、土壤、植被)中,水文是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水文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大,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丹顶鹤的栖息繁殖会受到威胁。故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B、C、D选项不是主要目的,可排除。
2021衡水金卷综合卷全国理数三已经更新完毕,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1衡水金卷综合卷全国理数三的各科答案和试卷,下面将围绕衡水金卷摸底卷进行更多介绍。
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数学
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数学已经更新完毕,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数学的各科答案和试卷,下面将围绕衡水金卷摸底卷进行更多介绍。 15.B【解析】图示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长江所携带泥沙进入湖区后,在江水和湖水的顶托作用下,泥沙在河流入湖口地区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水下堆积体持续接受堆积,直至露出水面,从而使龙感湖和鄱阳湖分离,故选B16.D【解析】由材料“湖区内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可知,日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故选D17.C【解析】龙感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但降水较少,排除①;由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龙感湖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少,对环境影响小,②正确;除气候温和外食物来源充足也是龙感湖地区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的重要条件,③正确;大部分鸟类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因此该地区有以候鸟为食的其他动物,排除④
20.(1)克售伦河流经平坦的草原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因侧蚀不均匀形成较小弯曲;凹岸受侵蚀加剧,河岸退缩,凸岸水流速度减缓,不断向前堆积,导致河道越来越弯曲,最终形成蛇曲景观。(6分)(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4分)(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制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加强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实施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4)平移栽培可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甘草的绿化面积,增强防风固沙能力,恢复沙地生态;甘草根瘤具有固氮作用,能够修复土地,增强土壤肥力,恢复土地的生产力。(6分)【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克鲁伦河流经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河流以侧蚀为主;河流两岸因上壤或岩性差异、地转偏向力影响等,抗冲刷能力不同;抗冲刷弱的一侧被侵蚀更快,产生坍塌形成凹岸;凹岸受侵蚀加剧,河岸退缩;凸岸水流速度减缓,不断向前堆积;河道越来越弯曲形成蛇山景观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较干早,冬春季节多大风,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破坏草场植被,最为可能产生土地荒漠化第(3)题,当地荒漠化与人类过度经济行为有关,而过度经济行为往往与人压力、环保意识有关,因此要控制人ㄇ数量,提高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当地荒漠化与过度放牧有关,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制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加强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实施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当地荒漠化与不合理用水有关,因此要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第(4)题,图示区域荒漠化严重,甘草种植需要考虑其存活及对荒漠化环境的改造功能。从植物生长来看:甘草横着生长,可以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甘草生长,增加甘草的产量;根系发育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增多,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甘草生长面积增大,增强防风固沙效果
2020-2021上学期高三五调英语衡水金卷
2020-2021上学期高三五调英语衡水金卷已经更新完毕,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0-2021上学期高三五调英语衡水金卷的各科答案和试卷,下面将围绕衡水金卷摸底卷进行更多介绍。 10.C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图乙所示区域位于北极圈以内,因此该区域的自然带最可能为苔原带。11.B该地区是有洪水泛滥的现象,但不是湖泊呈增多趋势的原因;积雪融化是该地常年的现象,若地形不变,排水顺畅也不会导致湖泊增多;由于水分冻融,土层沉陷,积水成湖。12.B洪灾主要取决于凌汛和积雪融水,与湖泊增多没有关系;农耕扩大不现实,该地不具备农耕条件;碳排放很难判断,因为水面隔绝空气,难以促进有机质分解;由于湖泊增多,且湖泊地势较为低洼,水位较浅,部分符合沼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