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衡水金卷高三语文复习摸底,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1衡水金卷高三语文复习摸底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衡水金卷摸底卷请关注本网站。
10.B解析从语法上看,“宜羁縻受之”为状语修饰中心语的结构,“使(之)居塞外”为兼语结构,应在两者中间断,排除A项;“诸称藩请附者”为名词短语作状语,意为“对待各个号称藩王请求归附的人”,中间不能断,排除C项;“永”是“为藩臣”的状语,中间不能断,排除D项。11.A解析“隋唐后为工部尚书的别称”错,应为兵部尚书的别称。可据下文推断“司马”为兵职12.B解析“他认为应采取怀柔之策使他们感念佩服”错,从文意来看,应是他认为应采取预先有所提防的政策。13.答案(1)李大亮招来逃散的人,安抚贫弱的人,随即给以钱财、物资资助,劝勉他们开垦土地,当年获大丰收。(“亡散”,逃散的人;“资业”,以钱财、物资资助;“熟”,丰收;以上1处1分,句意2分)(2)如果的确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不该派遣这样的人(这个使者就不是应该派遣的人)。(“信”,果真,的确;“乖”,违背;“昔旨”,过去的旨意;以上1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李大亮,是京兆泾阳人。高祖入关后,李大亮被任命为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正赶上有饥荒:电境里有很多盗贼,李大亮招来逃散的人,安抚贫的人,随即给以钱财、物资资助,劝勉他们开垦土地,当年获大丰收。他利用农忙的间隙出击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不久,胡人大举进犯,李大亮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劝说敌人的主帅,为他分辨祸福,贼人们相继投降。李大亮被提拔为金州总管府司马。恰逢辅公祏造反,李大亮用计谋擒拿了他的将领张善安。辅公祏正围攻猷州的时候,李大亮率兵打败了他。被提升为越州都督。贞观初年,出任凉州都督。曾经有尚书省派来的使者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的确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不该派遣这样的人。”太宗回信说:“有你这样的臣子,我还担心什么呢!”当时突厥灭亡了,李大亮认为对待那些号称藩王请求归附的人,应该把他们笼络、控制住来接受他们的投降,让他们居住在塞外,畏惧大唐的声威,感念君主的德惠,让他们永作拱卫王室之臣,这对中原是有好处的,皇帝采纳了他的计策。正赶上讨伐吐谷浑,与敌人在蜀浑山相遇,大战之后,打败了他们,俘虏了他们的名王(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获取了各种牲畜几万头,晋升为公爵。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常常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慰劳他说:“有你在,我就能熟睡了。”贞观十八年,李大亮卧病不起,皇帝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临终时,他上表请求罢停辽东的徭役;又说京城是宗庙的所在,希望把关中的安危放在心上。他去世时五十九岁。要装殓的时候,家里没有珠玉可以含在嘴里陪葬,只有五斛存米、三十端布。皇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为懿,给予陪葬昭陵的待遇。大亮性情忠诚敬慎,外表好像不会说什么,而内心刚烈,不能要求他去做他认为不正义的事。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因以礼侍奉哥哥嫂子而闻名。起初,打败辅公祏的时候,高祖按照军功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士族人家的子女,不幸而家败人亡,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收为奴隶呢?”就把他们放走了。后打败吐谷浑朝廷又赐给他一百五十个奴婢,他把他们全都赠给了内外亲属。他因为张弼使自己逃脱死罪,总想有机会来报答他。一天,在路上和张弱认出来,拉着张弱哭泣,要把全部的家产推让给他,张弼拒不接受。于是,李大亮对皇帝说:“臣得以侍奉陛下,都是因为张弼的帮助,希望把我的所有官爵封授给他。”皇帝为此提拔张弼为中郎将、代州都督。世人都认为李大亮能够报答恳人,是个贤良的人。他去世以后,被他所抚养的孤儿为他穿丧服居丧如同为父母一样的有十多个,更多内容,请微信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