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历史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1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答案网。
23.A【解析】依据材料“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诛夷之祸随之矣”可知,王夫之认为若官员缺乏道德会导致社稷危亡的恶果,因此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材料“卿大夫不仁”是假设句,并不反映当时官员“不仁”的严重程度,故B项“统治者亟须整肃纲纪”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反映官员“不仁”的问题,并非针对国民,排除C项:D项强调官僚队伍清廉,但廉洁的官僚队伍中也可能出现酷吏,酷吏可能清廉,但不符合王夫之强调的“仁"的要求,故D项错误。
4.B【解析】材料表明“第三次社会变革”是指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依据所学可知,西藏自治区成立实现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故B项正确;A项指西藏和平解放,即“第一次变革”,故A项错误;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故C项错误;D项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