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二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答案,目前答案易对网已经整理了沈阳二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联考试卷请关注本网站。
38.[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蛋白质(1分)不能(1分)(2)同时用EcoR I和BamH I(2分)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分)指导乙肝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2分)(3)PCR(聚合酶链式反应)(2分)-ga1(1分)白(2分)(4)血源性疫苗需灭活,灭活不成功会导致接种者患病,而基因工程疫苗不需要(或基因工程疫苗不会出现病毒增殖和感染)(合理即可)(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乙肝疫苗的研制为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其特点、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等知识准确答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1)血源性乙肝疫苗是取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用高速离心法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灭活,制成乙肝疫苗。在灭活核酸的时候可能有些乙肝病毒还具有活性,会导致乙肝病毒在接种者体内繁殖而使接种者患病,因此,血源性乙肝疫苗制备过程中需要保证灭活成功。乙肝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在作为疫苗时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是蛋白质外壳,即蛋白质外壳是激发免疫反应的抗原。乙肝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保持目的基因的完整性,可只选用BaHI同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使目的基因和质粒两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会出现目的基因自身连接、质粒自身连接、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等多种情况,需要筛选:也可同时用EcoR I和BHI两种限制酶切割,这样质粒和目的基因两端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自身环化,还可以防止反向连接,最终只会出现目的基因与质粒成功重组和没有进行重组的质粒。根据图中④将目的基因最终产生的乙肝病毒外壳进行接种,说明该目的基因的具体功能是指导乙肝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3)若要迅速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常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为了筛选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在培养大肠杆菌的通用培养基中加人青霉素和X-g,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的为导人质粒和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而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因为BamH I破坏了质粒上的laZ基因,菌落呈白色。(4)用基因工程疫苗接种比用血源性疫苗接种更安全,原因是血源性疫苗需灭活,灭活不成功则会导致接种者患病,而基因工程疫苗不需要。
32.(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1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2分)(2)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2分)(3)实验思路:用甲作为父本和乙杂交,所得F自交,观察F2的性状分离比。(2分)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中红花:白花=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2分)若F2中红花:白花不等于(大于)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为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染色体变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探究实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必备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生物体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因此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结合题干信息“配子中除不含7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外,其余类型的配子育性均正常;各种类型的杂交子代活力均正常”,据此答题。(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甲的6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导致的。(2)6-三体烟草(AAaBb)的6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但产生的配子育性正常,控制宽叶、窄叶和红花、白花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则一对一对分析,对于宽叶和窄叶这对相对性状而言,AA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a:A=1:1:2:2,因此自交后代中宽叶:窄叶=35:1:对于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而言,B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B:b=1:1,因此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综合起来,6-三体烟草(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及分离比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105:35:3:1。(3)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控制红花、白花的基因和控制宽叶、窄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判断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根据“不含7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的题干信息,可进行以下实验设计:用甲作为父本和乙杂交,所得F,自交,观察F2的性状分离比。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中红花:白花=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F2中红花:白花不等于(大于)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