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赤峰420]赤峰市高三年级4·20模拟考试(.04)理科综合答案,目前答案易对网已经整理了2022届[赤峰420]赤峰市高三年级4·20模拟考试(.04)理科综合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联考试卷请关注本网站。
6B【解析】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等。其中,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指的是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由材料中“运河的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股票经营方式是商业革命的延续,故选B项;价格革命出现在15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股票投机是商业革命的延续,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前,排除C项;电气时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
20.示例:角度: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识。观点: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知,既有其合理的成分,也存在与现实脱节的膪想。(2分论证:东晋人对大秦国政治方面的记载散见于《后汉纪》与《抱朴子》。其中“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的记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说法则与事实不符。在古代雅典,由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观需要,以及智者学派等影响,社会上辩论风气盛行。这种风气影响到后来的古罗马,导致罗马人也热衷“谈虚说妙”“唇理绝殊”。另一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存在大量奴隶,罗马也有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足证“不畜奴婢”“不用刑罚”之说有误。(4分)自张鶱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对西方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空间上的阻隔,古代中国人无法全面真实地加以认识。另一方面,有感于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宗主豪强控制庞大人口的现实,时人塑造出“贤人为王”“人民温睦”“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大秦印象。这种印象失真却美好,为时人苦闷的内心带去一丝慰藉。(4分)结论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魏晋时期的中国人模糊地了解到古罗马帝国的政治状况。这种了解真假参半,有一部分如实地反映了现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中国人基于社会现实而形成的主观臆想。这种认识是特定时空环境下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2分)【解析】本题主要是涉及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在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政治概况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的认识,结合材料列举的具体内容,从四个角度任选一个论述即可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