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B(A.“从原始初民起”有误,原始初民的勤俭节约仅是基于生存需要;C.“为此专门撰写了文章”有误。诸葛亮和司马光撰写文章是为了教育后代“俭以养德”,且重在强调“俭”而非“勤”;.“强调摒弃欲望”有误,道家反对的是“对物质的过度欲望”;故选B。)
2.C(C.“突出了它对于治国安邦的特别价值”与原文不符。原文的表述是“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核、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最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故选C。)
作者:网络 来源: 2022-03-20 14:54:09 阅读:次
答案网提供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QG(三)3语文答案相关的试卷及其答案,帮助各位同学学习。资料简介:1.B(A.“从原始初民起”有误,原始初民的勤俭
1.B(A.“从原始初民起”有误,原始初民的勤俭节约仅是基于生存需要;C.“为此专门撰写了文章”有误。诸葛亮和司马光撰写文章是为了教育后代“俭以养德”,且重在强调“俭”而非“勤”;.“强调摒弃欲望”有误,道家反对的是“对物质的过度欲望”;故选B。)
2.C(C.“突出了它对于治国安邦的特别价值”与原文不符。原文的表述是“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核、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最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