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临天下2022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周测卷 22·G3ZCJ·历史-R-必考-QG 历史(六)6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卷临天下2022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周测卷 22·G3ZCJ·历史-R-必考-QG 历史(六)6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请关注本网站。
2021-2022年100所单元测试语文第3题答案
6.A解析:A项,“具体描绘了吴宫的豪华和宫廷生活的靡”错,并没有具体描绘,而是以洗练的笔触勾画了吴宫轮廓和西施剪影。故选A
7.[示例]这是一首怀古讽喻诗。诗中写吴王夫差、西施的醉生梦死,展现他们的奢靡淫逸生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喻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诗人表面上写吴王,实际上是讽刺唐玄宗,暗示出诗人对现在宫廷淫逸生活的不满解析:诗开头两句以洗练而富于含蘊的笔法,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落日衔山的景象,又和第一句中的“乌栖时”一样,隐約透出时代的没落,使得“欢未毕”而时已幕的描写带上了为乐难久的不祥暗示。“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续写吴宫荒淫之夜。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升越高,暗示着漫长的秋夜渐渐消逝,而这一夜间吴王、西施寻欢作乐的情景便統统隐入幕后。一轮秋月,在时间的默默流逝中越过长空,此刻已经逐渐暗淡,坠入江波,天色已近黎明。“起看”二字,不但点明景物所组成的环境后面有人的活动暗示静谧皎洁的秋夜中隐藏着淫秽丑恶,而且揭示出享乐者的心理。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辟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鴉、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喻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此诗是李白在吴越一带漫游时所作,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栖曲》。诗表面上写吴王,实际上是讽刺唐玄宗。这是首怀古讽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