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文综测评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2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文综测评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请关注本网站。
2021-2022年100所金典卷历史第7题答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在继承了周公及先贤论说的基础上,以“仁”为基础,提出“为政以德”的德政学说。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等儒者认为君主之行事,须以民意为依归,民心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决定因素。国家政治的主体是人民,不是囯君。国君得失天下的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民众的拥护,即所谓“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有鉴于此,先秦儒者主张以民的意向来选贤举能,以决狱讼实现君民提出利民、养民、恤民、教民思想。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是近现代民主的原初观念形态,为提倡民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摘编自李秋华《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探微》
材料末清初,黄宗羲等儒者提出的新民本思想虽源于传统民本思想,但在许多方都有所超越。他们揭露君主专制制度“私天下”的实质,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和批判。顾炎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从法理上探讨了家与国、王朝与天下的区别,斩断了君主专制赖以立论的基础,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公私之辩”。唐甄要求抑制君主之尊贵,强调君民平他们要求制约君权,通过社会分工理论来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同议可否”的权力,此外,还主张赋予学校公“天下是非”的权限。“新民本”思想的出现,是中囯传统政治文化内部的变异,属于不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思想结晶
摘编自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