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A♡语文试题

作者: 来源:答案易对 2024-10-29 23:31:11  阅读:58次

陕西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教学质量监测A♡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它是一种上端打孔、通常为片状的烧制陶瓷时与坏料共同放入窑中的用来判断窑火温度的泥坏样品。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窑工熟练地用铁钩从观火孔中取出火照,以观察其烧结程度,这样就可以对窑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做到B为什么叫“照子”呢?原来,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火照被称为“铜镜”,据说到了宋代,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名讳,人们将“镜”字改为“照”或“鉴”,故称铜镜为“铜鉴”。后来,(乙)。自“照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中国陶瓷烧制工艺走到了今天。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1.对于文中第三段加点的词语“称得上”,有人认为去掉更好,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介绍“火照”时句子过长,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请按照句意改写成四个短句,做到逻辑清晰,合理有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庄暴见孟子,日:“独乐乐,与人乐乐,敦乐?”日:“不若与人。”孟子是在借助音乐来谈“与民同乐”的治国道理,这一提法现在被各领域广泛引用。可在现实中,也有人认为可以“独乐乐”,不一定非要“与人乐乐”。对于这一问题,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