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信息卷)试题(历史)

作者: 来源:答案易对 2024-06-17 13:52:16  阅读:143次

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全真模拟试卷(信息卷)试题(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2)历史
    2、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四)历史
    3、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
    4、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
    5、2024年河南省初中毕业调研中考模拟试卷历史
    6、2024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试题历史
    7、2024河南中考学业备考调研试卷9历史
    8、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四)
    9、2024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4)
    10、2024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4
大单元学习三步一体高效训练球评记C.对民众的约束具有强制性D.得益于世俗王权努力推广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基督教主张的思想有助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故A项正确。这些内容是否促进了教规与法律的融合,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这些内容对民众的约束具有强制性,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得知这些内容得益于世俗王权努力推广,排除D项。答案:A13.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强调,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这些规定A.有助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B.侧重提升女性的家庭地位C.助推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D.消除了婚姻中的陈规陋习·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针对旧式婚姻中的陈规陋习进行修改,这些规定助推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故C项正确。对婚姻中陋习的修改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这些规定可以改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但无法得知提升女性家庭地位是该婚姻法的重点,排除B项;“消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答案:C单项选择题Ⅱ:14一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两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14.据统计,1980年,省级党委班子成员中具有高等学校学历的干部人数为79人,仅占15.52%。到1997年,省级党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干部人数为91人,占22.9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干部人数为220人,占55.4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干部人数为61人,占15.37%;三者相加,具有高等学校学历的干部人数共计372人,占93.71%,是1980年的6倍多。这可用来说明我国A.干部录用的高学历化倾向B.干部文化素养整体提升C.选官标准的与时俱进D.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1980年相比,1997年我国省级干部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这说明我国千部文化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省级党委班子成员的高学历人数大量增加,但并未突出体现我国干部录用的高学历化倾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符合史实,但并非材料主旨;干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并不能反映选官标准的与时俱进,排除C项。答案B答案:分值3分1分1分0分15.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K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材料突出反映了党和国家A.把爱国主义上升到法律高度B.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方针的落实C.要求提升公民道德文化素质D.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日益深入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这反映出党和国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方针的落实,故B项正确。要求提升公民道德文化素质只是材料的表面信息,并非最佳选项;材料并未突出反映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日益深入;党和国家颁布的是培养爱国主义的纲要、意见而非法律,排除A项。答案A答案分值3分1分1分0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武帝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就是在这次贤良对策中被列为上第的。其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经常性25ZCYK·历史-R-选择性必修1-HAI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