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二诊]2024届绵阳市高中2021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作者: 来源:答案易对 2024-01-13 15:14:09  阅读:139次

[绵阳二诊]2024届绵阳市高中2021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绵阳市高中2024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答案理综
    2、绵阳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诊断理综
    3、2024年绵阳市高三二诊
    4、2024年绵阳高三二诊理综试题
    5、绵阳市高中2024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答案
    6、绵阳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诊断
    7、绵阳市高中2024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数学
    8、2024绵阳市高三二诊
    9、绵阳市高中2024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
    10、2024年绵阳二诊理综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解题分析】(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植物种群的最后产量恒定法则是种内关系导致的,即是由高密度下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最后产量恒定法则是指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种植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单位面积内种群干物质总产量不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环境容纳量(K值)与最后产量恒定法则在观测指标上的主要区别是环境容纳量强调最终数量相对稳定,最后产量恒定法则侧重物质产量最终总是基本一样的。(3)①分析题意和题表中的信息可知,种植密度的增加,影响了光合产物在各个器官的分配,分配到根的量占比增多,导致根的干重亩产量相对增加,这正是当种植密度超过1.2万株/亩后,田七种群干物质总产量遵循最后产量恒定法则,但其根的干重亩产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的可能原因。②田七的根部具有药用价值。表中信息显示,当种植密度为3.8万株/亩时,平均单根干重较高,根干重亩产量也较高,说明此时经济效益最好。32.(1)3/7(1分)(2)分离(1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2分)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比例均等(2分)(3)①有斑、网状翅(1分)2②5:1:1:1(2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特点为情境,考查交叉互换对配子产生种类和比例的影响,要求考生能利用新信息来解决基因遗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有更深的理解,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考查。【解题分析】(1)若该昆虫的灰身和黑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F2中灰身:黑身=7:9判断,F1的基因型为AaBb,F2灰身中纯合子占3/7。(2)若该昆虫的灰身和黑身由两对基因控制,但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若A、B同时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时,F1可能会产生基因型分别为AB、b、Ab、aB四种比例均等的配子,经受精作用,F2同样会出现灰身:黑身=7:9的现象。(3)①无斑正常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不考虑伴性遗传,后代出现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可知有斑、网状翅为隐性性状,进而推出亲本的基因型都为DdE,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9:3:3:1,但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理科综合卷参考答案(八)第4页(共18页)【23·ZX·MNW·理科综合·N】
本文标签: 诊断性模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