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4届滚动联考06化学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高考分科滚动检测卷化学
2、2024滚动联考01
3、滚动联考2024高三
4、2024高考考点滚动提升卷化学
5、2024高考考点滚动提升卷化学
6、2023-2024滚动联考01
【解析】(1)题中所给氧化物按能否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三类。MO,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O,十2OH一2MnO,+HO。(2)①红磷、白磷、黑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儿种不同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应首先确定氧化产物HPO,与还原产物CuP的计量数。②Ba(HPO2),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Ba(HPO2)2是正盐、HPO2是一元酸。(3)四种氧化物中,CO2中碳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而另外三种均低于最高正价,故不能燃烧的只有CO2。由CO与HO反应生成丙二酸,当其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比例反应时生成的是酸式盐,化学方程式为NaOH+HO+C,O2一HOOCCHCOONa。COz被氧化后转化为CO2,CO2一8e→3CO2,由此知氧化1 mol CaC2就有8mole转移,故1 rnol Ca2可还原4 mol CuO。18.(1)不能,因为MnO2可催化KC1O3分解为KCl、O2(2分)(2)3MnO,+KC1O+6KOH融3KMnO,+KC1+3H,O(2分);BD(全对3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3)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2分);B(1分)(4)20.10(1分,写成20.1不给分);由浅红色变成无色并在30s内保持不变(2分);94.8%(2分)【解析】(1)在加热条件下,MO,能催化KC),分解,故不能先将KC),与MnO2混合加热。(2)熔融过程中,KCIO,被还原为KC1,相应的方程式为3Mn(O方十KC(,十6K(OH壁3KMm(,十KCl+3H,O。搅拌易弄破滤纸,故洗涤中不能搅拌,A项错误;气泡的存在会导致相应部位液体无法渗透出来,从而导致过滤速率变慢,B项正确;过滤时漏斗导管末端较长的一侧应紧贴烧杯内壁,C项错误;滤液仍是浑浊,表明有固体渗透出去,再次过滤可将其与液体分开,D项正确。(3)由pH值知除去MnO2后的溶液中溶质为KMnO、KCO,结合二者溶解度数据知,分离中应先蒸发溶剂使溶解度较小的KMO结晶析出,当析出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并趁热过滤,然后洗涤晶体并烘干。制备C02时不能用H2SO,因为生成的CáSO,是微溶性物质,覆盖在CaCO表面会导致反应不易进行下去。(4)三次实验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20.09mL、22.54mL、19.91mL,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另外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应舍弃。另外两组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的均值为20.00mL,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确定n(KMnO)的值。每份试样中n(KMn0)×5=2×(H202)=2X0.5000mol·L-1X0.02000L,n(KMn0a)=4×10-3mol,故2.0g样品中ne(KMnO)=1.2X10-2mol,由此可求出KMnO,的纯度,即e(KMnO,)=1.2×10-2mol×158g·mol2×100%=94.8%。2.0g19.(1)+6(1分);K2FeO,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Fe3+水解能得到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2分)(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溶液中的Fe3+和Cu2+能催化H2O2分解(2分)(3)3.2≤pH<4,4(1分);向滤液2中加碱得到Cu(OH)2,然后过滤、洗涤后加热得到Cu(),再用H或C)还原CO或者向滤液2中加人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固体置于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或者用纯铜作阴极电解滤液2(2分)【高三调研考试二·化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402T
本文标签:
滚动联考答案
排行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