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地区少,水汽需要上升到海拔较高的高空才能达到饱和状态,故易形成含有冰晶的卷层云,为日晕现象的产生提供有力的契机。故D选项正确14.C【解析】本题考查地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因此夏季地表地温最高,冬季地表地温最低,据此判断乙表示夏季,丁表示冬季;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向下传递,因此地表以下的热量变化具有滞后性,春季地表升温较快,地下较慢,而秋季地表开始降温,地下降温要慢于地表,因此甲表示春季,丙表示秋季;据图可以看出,深度160cm以下,地温最高的是丙,即秋季。故C选项正确。15.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结合上题结论,甲表示春季,春季地球向远日点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乙表示夏季,6月22日以后,太阳向南回归线移动,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丙表示秋季,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东北地区的黑夜时间逐渐变长;丁表示冬季,积雪开始变厚。故C选项正确。16.D【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区域冻土发育和地温变化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地表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而深层土壤的热量要由地表向下传递,全球气候变暖,地表升温幅度要大于地下;东北地区纬度高,升温的幅度不足以使东北地区的季节性冻土消失;地温差值最大深度仍然是在地表;由于气候变暖,冻土开始冻结的时间会推迟,而融化的时间会提前,冻结期会缩短。故D选项正确。17.(1)元古代、古生代该区大部分位于海面以下,地势较低;(1.5分)中生代地壳拾升,形成山地、盆地;(1.5分)新生代第三纪地壳抬升相对和缓,地势高差较小(1.5分)新生代第四纪高原强烈隆升、河流深切,形成高山峡谷。(1.5分)(2)山地改变水汽输送路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明显,云南高原河谷降水从西南部、东南部向中部、北部减少;该地深切谷地、断陷盆地的地形相对封闭,利于局地热量聚集;高大山系阻挡了冬季冷空气的侵袭,河谷气温较高,水分蒸发旺盛,水热组合失衡,形成干旱的气候特征。(答出两点,4分)(3)自然植被为适应该地干旱河谷的干热特点,呈矮化、多刺、小叶的特点,以减少蒸腾;茎叶肉质多汁,以储存雨季水分;受降水限制,植被生长缓慢、生物量低等。(答出两点,4分)【解析】本题以我国云南高原地形、气候、植被状况为命题情境,考查云南高原不同时期的地形特征差异、地形对河谷气候形成的影响、干旱河谷自然植被的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第(1)问,结合图示,分阶段概括地势变化特点并简单说明。第(2)问,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高山峡谷的高原地形对云南干旱河谷气候的影响,要结合降水、气温、蒸发等要素综合分析。第(3)问,该地干旱河谷热量充足、降水较少,自然植被演变为稀树灌丛草坡,旱生特征明显。18.(1)城镇化的发展;传统农业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传统民居【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478C·HUN·
本文标签:
排行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