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七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无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考试试卷)
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领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一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材料二1929年《考试法》规定的参加高等考试应试人需具有资格(部分)序号资格要求(满足任一条件即可)效果1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學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1931-1942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8年,取录3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及格者考试及格4经普通考试及格四年后或曾任委任官及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人员近女子(有相关证书或审查及格)可以参加考试(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300万人。以上材料都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6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6分)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兴衰,周宣王时,卿士虢文公提出“王事惟农是务”观,点。战国时,商鞅把“耕织”视为本业,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籴”政策。《唐律疏议》规定:“诸仓库及积聚财物,安置不如法,若暴凉不以时,致有损败者,计所损败坐赃论。”—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材料二“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生产发展特点。(4分)试卷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