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联考

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历史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 来源:答案易对 2023-08-15 23:17:15  阅读:291次

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历史考试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分科考试模拟卷历史
    2、2023-2024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历史
    3、2023-2024全国卷历史24题
    4、2023-2024高考全国卷历史24题高频考点
    5、2024年高三分科综合测试卷历史
    6、2024新高考历史全国模拟试卷
    7、2024全国名校高考分科综合卷历史
    8、2024分科综合模拟测试卷二历史
    9、2023-2024历史全国卷42题答题模板
    10、2023-2024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
意识”并不是其目的,故排除C项;这些学堂培养的政法类人才有限,故排除D项。11.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外经济联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表明,作为中国传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制茶叶,面临来自印度等地机器制茶业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亚洲推广,中国引进机器生产技术的成本也有所降低,这表明当时中国制茶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故选B项;当时印度为英国殖民地,不存在所谓双边贸易,且“遭到严重阻碍”也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此事是否与清末新政及制度变革有关,故排除C、D两项。12.C【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911年,广西革命后,旧巡抚窃取了军政大权,革命派骨干人物被排斥在新政府之外,这表明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隐患,故选C项;武昌起义后不久,革命势力和清朝残余势力即发展为南北对峙状态,“领土已四分五裂”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革命党的让步,在形式上实现了广西革命的“成功”,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材料中并未充分体现,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状况,故排除D项。13.C【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反帝运动时,注重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而不是盲目服从国民党(或孙中山)的统一部署,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实际利益的维护,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革命,不是阶级斗争,故排除A项;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存在较大的共通之处.故排除B项:D项与中共二大的精神不符,故排除D项。14.B【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成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失去关税自主权以来,国家关税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等机遇·通过谈判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制定了有利于保护民族产业的新税则,这体现了当时政府收回主权的成果,故选B项: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对回收关税主权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并非其根源,故排除A项:材料现象与官僚资本的膨胀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C项;提高工业原料和机器进口关税一定程度上增拥了族工业发展的成本,故排除D项。15.D【解析】本题考查延安时期中共的农业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户:党从全民族抗战实际,发将以前“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调整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故选D项:“耕者有其出成于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非中共的革命纲领,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故排除B、C两项16.A【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一五”计划中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内积累.在有苏联援助的条件下,国内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作为,体现了一定的“自力更生”精神,故选入项:材料并未涉及“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无法证明计划经济是否先进,故排除B顶;材料未涉及三大改造.故排除心项;“一五”计划仅仅奠定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基础,故排除D项。17.C【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起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干部成批地派往发达国家考察经贸活动,有助于我国凝聚改革开放的共识,及将西方的有益经验应用于国内发展,故选C项;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掀起和新中国的建交高潮,西方孤立中国的局面被打破,故排除A项;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D项对当时出访行动的动机理解过于狭隘,故排除D项。18.D【解析】本题考查腓尼基字母的地位和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图可知,当今世界一些重要字母文字均以腓尼基字母为源头,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欧洲文化和亚洲文化哪个受影响更深,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明显相悖,故排除B项;C项夸大了文字传播的影响,故排除C项。19.A【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封建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封建制度下的仪式性和契约性,这些要求都体现了强烈的人身依附色彩,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土地封赐”和“双向的契约关系”故排除B、D两项;逐级分封不利于封君有效管理国家,故排除C项。20.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人类成为自身社会关系的主人”指的是人们在政治上摆脱封建压迫和人身依附关系,实现法律上的平等,最契合这一内涵的思潮是欧洲启蒙运动中的民主主义思潮,故选B项;理性主义最符合第三层要义,【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