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qg生物考试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易对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大联考生物第二次2024
2、2024年全国大联考生物
3、全国大联考生物第三次2024
4、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lk生物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
6、2024全国大联考生物第四次
7、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生物
8、2024全国大联考生物第二次
9、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生物
10、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生物

19·(10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现代生态育种传统育种方式以高产优质为首要目标·新品种育成后再进行多区域试验,以鉴定其适应的生态区域、生态因素条件和丰产性等指标。我国地域辽阔·农作物生长的生境多样,生态因素差异明显。尤其是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区域广泛·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产量差异明显·没有一个品种在多个生态区域中均表现优异·不同生态区域有不同的最优适应品种。研究发现,作物品种的表型(P)是其基因型(G)、环境效应(E)和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互作效应(G×E)共同作用的结果,即P=G+E+G×E,G×E决定了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实际育种中·作物的G×E并不随E的大小和方向呈同步变化·这使得在特定环境中的P无法被精准预测,只能通过田间试验才能探明其具体表现。所以要选育一个G×E效应较小、适应性广且表型优良的“大品种”较为困难。现代生态育种以最大限度利用G×E效应为理论基础·在特定生态区域中,以提高作物品种对该区域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适应性为育种目标·选育适应较狭窄或适应特定生态区域的品种,其次才是高产优质等指标。因此·现代生态育种又称为“狭窄适应性育种”。我国西南山地玉米种植区跨越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川盆地等大的地貌单元,非生物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病害是影响最大的生物因素·纹枯病、灰斑病严重的地块产量损失可达40%以上。科学地细分西南山地玉米生产的生态区域,依据现代生态育种理念,系统选育稳产高产、环境友好、优质安全的玉米品种,成为新的育种目标。(1)农作物的表型,实际上是农作物响应变化,调控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为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2)以下矣于G×E的叙述·正确的有a·一般不存在G×E为0的品种b·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G×E不同C·G×E较小的品种一般适应种植的区域较小d·G×E不随E的大小和方向呈同步变化的品种稳定性更大e·表观遗传可能是G×E效应的一种体现(3)现有三个备选玉米品系,分别为高产玉米、抗纹枯病玉米和耐旱玉米。请依据现代生态育种理念,完善下图所示杂交育种方案,培育高产、适应干旱和纹枯病严重地区的玉米新品种。品系③多代自交,高产,抗纹枯病品系①→F,⑧→从F,中筛选具有和耐旱的个体目标性状的个体品,、②图中品系①②③分别是(4)现代生态育种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请向他人解释现代生态育种中“生态”一词的含义。高三年级(生物学)第6页(共8页)